可心可晴官网
首页
旅行札记
艺术人文
浪漫生活
雅致古风
光影故事
伴你入梦
公告
登录
月亮与六便士
2021-12-01
by
yang.di
860
现在,想象你正站在南太平洋的美丽岛屿,大溪地。这里有纯净的阳光,蔚蓝的天空和海洋,茂密的热带丛林,幽暗的溪水当地人围着色彩艳丽的植物蜡染的花布,躺在青翠的草地上,慵懒地晒太阳。你仿佛也成为其中的一员,在柔和的阳光中眯起眼睛。 思特里克兰德看上去毫不起眼。他大约四十岁,五官端正,但显得有些粗笨。红色的头发,蓝灰色的眼睛,身材魁梧结实,晚礼服穿在身上,倒像一个装扮起来参加宴会的马车夫。看到他的人,都觉得他是一个忠厚老实、索然无味的普通人。 他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,收入还算不错,妻子温柔得体,两个孩子规矩可爱,正如许多人心目中美满的家庭生活那般:夫妻过着安稳的日子,把子女抚养成人,再看着他们成家立业,孕育下一代,然后安享富足、体面的晚年。就像一条平静的小河,流过绿地和树荫,最后融入烟波浩渺的大海。 然而,正是这样一位老实人,却作出了让旁人意想不到的事。 就在四十岁的某一天,他突然辞掉证券所的工作,离开伦敦,只身前往巴黎,在一间破旧狭小的房间里,没日没夜地画画。他从没学过画,一切从零开始。绘画班的同学看了他的画,都觉得他是在闹着玩。有一次,老师到他的小房子里来,看完他的画以后,连话也没说就走了。 但思特里克兰德对别人的评价毫不在意,他闷头画自己的画,即使遇到技巧上的困难,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指点,只是自己慢慢摸索。他像是被什么迷住了,把自己所有的个性和情感,心灵所见到的景象,全部倾注在一张画布上。 他全然不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,画画时,从来不坐那种柔软的扶手椅,反而喜欢硬邦邦的三脚凳。对他来说,画布和颜料,比面包还要重要。如果画布和颜料用完了,他就会出去干几个月的活儿,等攒够了钱,能买油彩和画布,就立刻离开,跑到荒林里,或是其他什么地方,继续画自己的画。 来探望他的作家朋友问:“你这样年纪的人开始学画还能学得好吗?” 他说:“我必须画画。” “如果你只能成为一个三流画家,这一切值得吗?” 他的回答还是一样:“我必须画画。我由不了我自己。” 在旁人看来,他的画法很笨拙,静物画歪歪扭扭,人像感觉很粗苯,就像是喝醉酒的马车夫随手画的。可是,它们却蕴含着一种神秘的力量,好像在诉说语言无力表达的事,或一个未知的谜题。 从伦敦到巴黎,再到马赛,他一路流浪,像一个终身跋涉的朝圣者,寻找一直思慕的圣地。最终,在与世隔绝的大溪地岛,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安宁之所。远离文明社会,完全投身于原始与自然,画出一幅又一幅震惊后世的杰作。 这就是思特里克兰德,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,《月亮与六便士》中的主人公。他的人物原型,其实是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·高更。高更出生在法国,三岁时就跟着父母去了秘鲁,在那里度过童年时光。成为画家之前,高更也做过经纪人。然而,南美原始、苍茫的感觉,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。他走过无数地方,想要逃离文明社会,寻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世外桃源,最终定居在南太平洋美丽的岛屿:大溪地。他的画里充满了纯净的海洋,明亮的阳光,浓烈的色彩,古老的神秘,就像这座远离尘世的岛屿,一个谜一般的梦境。 初到大溪地的高更,在给妻子的信中,这样叙述大溪地的夜晚: 大溪地夜晚的寂静这样独特。只有这里可以这么寂静,鸟的叫声也不会打扰这寂静,四处掉下的枯叶的声音也不喧嚣,像是心里颤动的细微的声音。 土著们在夜晚行走,赤脚,非常安静。 我开始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在海滩上一坐好几个小时,彼此都不言语,忧愁地凝视着天空。 我觉得所有这些都逐渐侵入我的身体,我得到神奇的休息。 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思特里克兰德,跟随高更,去往那个让灵魂宁静的岛屿。从现在起,让我们称他为画家。 船只驶出法国南方的马赛港,进入漫长的海上航行。浩瀚无垠的太平洋,有时风平浪静,一片碧蓝,有时波浪滔天,乌云在空中互相追逐。在大洋中央,海水的咸湿味,似乎也被这无边无际的苍茫消解了,吸入胸中的空气,只觉得清爽纯净,让人心情舒畅。 远方茫茫的海水中,涌出一座高耸海面的绿葱葱的岛屿,深深的暗绿色的褶皱,似乎是一条条寂静的峡谷。在这些浓荫郁郁的地方,远自太古以来,生活就一直按照古老的习俗,绵绵不息地延续到现在。 船只驶入帕皮提港口,被海湾环抱的小城洁白纯净,错落其中的法式建筑,在蓝色碧空下,红得像火焰般炫目。 阳光洒在你的身上,如同一条金色的河流,从你的头顶,缓缓流向你的双肩、双臂,脊柱,双腿和双脚,你感觉浑身暖洋洋的,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,尽情呼吸纯净的空气。 画家不急不忙下了船,他随身只带着一盒油彩、一个画架和一打画布。口袋里有几英镑钱 。一到大溪地,他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。好像这里的一切,都是他从小就熟悉的,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,心灵的宁静之所。 在画家眼里,大溪地是一个天堂,一个幻想中的梦境。这里的色彩是如此浓烈,浓烈到有些不真实,仿佛童话中,或者梦里,才会出现的色彩。被阳光照得很亮的金红色的土地,粉红色的河岸,河水里倒映着蓝色、紫色和玫瑰红。黑蓝色的幽静的溪谷,在两片青绿草地间流淌。 一条白色的长线,从深黑暗蓝的远处涌来。好像是白色的浪花,又好像是天边一堵云朵砌成的墙。中间的海蓝得像一块宝石,纹丝不动,但是到了近处,浪涛回旋,变成金黄和粉紫,像是落日的光在海面上浮荡,又像是近海植物的落花在水中浮沉。或者,是土著植物染成的色彩绚丽的大花布,披在了蓝色的海面。 岸边,红褐色的礁石安静伫立,绿丝绒般的缓坡,和一片明亮的玫红色花田之间,镶嵌了一条细细的、闪烁着亮光的蓝紫色小径。金黄色的沙滩,依偎着暗绿的草地和深蓝的水潭。一丛热带植物,露出深紫色的三角形叶尖,像剑龙背上的剑骨,护卫着这片神秘的大海。 丛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,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,缠绕在大树上的藤蔓,散发着古老幽秘的气息。女孩们采摘盛放的花,插在耳鬓边,用花编成花串、花束。她们微微低着头,仿佛在静静聆听,花朵掉落在地上的声音。 画家很喜欢画这里的土著人,那健康的、被太阳炙烤过的褐色肌肤,黑亮的头发,浓眉大眼,身体里原始而饱满的生命力,仿佛随时都会喷薄而出的太阳。 这里的女人,没有流行的服装,没有饰品,有的只是无比接近大地的身体,和随开随落的,带着浓烈香味的鲜花。画家觉得,这是上天赐予她们最珍贵的果实,相比之下,那些穿着束衣蓬裙,身形婀娜的欧洲淑女们,倒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了。 画家画中的大溪地女子,有着特别安静的表情,像一尊古老的东方的佛。她们坐在枝叶蔓长的大树下,或幽蓝如镜的海边,有时静静地看着我们,有时低头沉思。乌黑发亮的头发垂落在褐色的肌肤上,身上围着色彩艳丽的花布,发际间夹着一朵白色的七瓣栀子花。绿色的草地,红赭色的泥土,空气里弥漫着植物潮湿的香气,一切都如此悠长缓慢,仿佛林间响起的笛声。 画中的大溪地男子,通常在劳作,有时骑着马,走在罕有人迹的森林深处。一匹白马,踏进一汪宁静清澈的池水,漾起一圈一圈的橙红色波光。两片幽绿的草地间,浅绿、浅粉、深绿、湛蓝、粉白……各种色彩像一条河交融在一起,看不清究竟是掉满落花的小径,还是画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板,掉落在一片溪水里。 不画画的时候,画家常在山里游荡,在河里洗澡,或坐在海边眺望咸水湖,去礁石上钓鱼。他娶了一名当地的女子,住在远离人烟的幽僻角落。到那里,需要走过一条浓荫覆盖的羊肠小道。一幢用木头盖成的带露台的平房,总共就两间屋子,屋外有一间用作厨房的小棚子。房间里什么家具都没有,地上铺着一张席子当床用,只有露台上放着一把摇椅。芭蕉树一直长到房子跟前,房子背后有一株梨树,对面有一棵芒果树,还有许多椰子树,挂着金黄的椰果。最外面有一圈巴豆树,生得密密匝匝,开着绚烂的花朵,像一道火焰把椰林围绕起来。 离住处不远有一条小河,清澈的河水里,能看到一群群各种颜色的小鱼,螃蟹在脚底下爬来爬去,一伸手就可以捉住。山上长着野桔子树,随手一摘,就可以带回满筐芬芳甘美的小桔子。椰子成熟的时候,亲戚们会过来帮忙,成群结队地爬到树上去,把成熟的大椰子扔下来。他们把椰子剖开,放在太阳底下晒。晒干以后,把椰肉取出来,装在口袋里。妇女们把一袋袋的椰肉运到咸水湖附近一个村落,换回来大米、肥皂、罐头肉和一些钱。 对画家来说,这里就是他的伊甸园。郁郁苍苍的树木,热带植物开着各种色彩缤纷的花朵,草地上堆着树上摘下的新鲜瓜果,空气里漂浮着芬芳馥郁的香气。深吸一口气,热带水果的甘甜,不远处河边的青草,带着被阳光微微晒过的焦糖味,钻入你的鼻腔,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朝你袭来。 妻子身上只围着一条红色的棉布,上面染着白色的花朵图案,棕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蜷缩在母亲怀里,微闭着眼睛吃奶。一个老妇人,坐在地上抽烟袋。远处几名男子,正在一尊巨大的木雕神像前祈祷。 画家就住在这儿,不关心世界上的事,世界也似乎把他完全遗忘。唯一让他念念不忘的,是内心创作的欲望,他渴望着,能画出一幅画,那幅画里,有他终生追寻的东西,有灵魂最深处的秘密。到那时,他一直漫游着的精神,就能真正进入一个躯壳,永远安详地栖息。 这幅画,就在画家屋子里的墙上,从地板一直展开到天花板,屋里朦胧的光线,也无法掩盖它奇异而独特的色彩。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: 浓浊的蓝色是不透明的,有如刻工精细的青金石雕盘,但又颤动着闪闪光泽,令人想到生活的神秘悸动;紫色勾起一种炽热的欲望…….红色鲜艳刺目,有如冬青灌木结的小红果——一个人会联想英国的圣诞节,白雪皑皑,欢乐的气氛和儿童的笑语喧哗——,但画家又运用自己的魔笔,使这种光泽柔和下来,让它呈现出有如乳鸽胸脯一样的柔嫩,叫人神怡心驰;深黄色有些突兀地转成绿色,给人带来春天的芳香和溅着泡沫的山泉的明净。 画中远山幽蓝,草地绵延,碧海泛起波涛,树叶和藤蔓伸展着,溪流在树丛间流淌。男女赤身露体,有着遥远而沉静的神情。仿佛宇宙初创时,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,带着造物主的神性,又似从尘土中而来。你仿佛感到空间的无限,和时间的永恒。看到人类,看到生命,看到你自己。 如今我们可以猜到,书中描述的这幅画,正是高更最后的杰作。画的名字,是人类共同疑惑,却一直没有答案的问题: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是什么?我们要到哪里去? 画中右下角的地上,躺卧着一个沉睡的婴儿,三名女子围坐在身旁,一只狗安静地看着她们。腰间围着白布的男子,站在画面中央,顶天立地,伸手采摘树上的果实。最左侧,蹲坐着一个头发又长又白的老人,双手半遮着脸,一只白色红嘴的鸟儿在她脚边。 从婴儿,到青年,再到老人,变幻的色彩,在这条生命长河中流淌、吟唱。婴儿身边幽静的蓝色、深紫色和褐粉色,像一首曲子舒缓平静的开始。摘果子的年轻男子和身后坐着的人,身体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中,树上结着橙色的果实,在水里映出一片橙红的波光,像是充满活力的快板。老人的周围,色彩变得更加纯粹,深蓝色和柔和的白色相互依偎着,像是奔流的河水,终于融入寂静的海,如曲终人散时,低音大提琴发出的悠长平静的叹息,消散在幽暗的空气里。 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沉入丛林,画上朦胧的光线倏然散去。这些异样的色彩,也随着光线的熄灭,隐入古老、原始的混沌之中。 丛林的夜悄然而来。你坐在画家房子前的露台上,感受无比的寂静。夜晚从来没有这么悄无声息。就像高更说的一样,鸟的叫声也不会打扰这寂静,四处掉下的枯叶的声音也不喧嚣,像是心里颤动的细微的声音。 你深吸一口气,空气里充满了夜间开放的白花的香气,带着一丝雨林的潮湿。缓缓地吐气,疲累与烦忧随着气息渐渐流出,融化在清幽的香气中。吸气,吸入芬芳的花香……吐气,吐出一天的疲累…… 闭上眼睛,似乎能听到远处海浪的声音。浪涛一波一波的节奏,涌来,又退去……涌来,又退去……像一首古老的歌,使人入梦。 房前的树林里,偶尔发出一声沉闷的低音,像是熟透了的果实,从芒果树上掉落,伴着几声虫鸣,乘着断断续续的风。风拂过你的脸庞,似乎还带着一丝芒果香,如一匹橘色的温暖的绸缎,滑过你的头发,脸颊,双肩,双臂,双腿,你的身体渐渐变得松弛,心灵也慢慢舒展,仿佛随时都可以飘升到飘渺的天际。 在寂灭天空的那一端,布满清凉的玫瑰色,即使在夜里,大溪地也拥有旖丽的色彩。那是海与天的交接,晚霞还没有完全褪下最后一抹红晕,星星已经等不及,要吹一吹海风的清凉。你在这玫瑰色的云端,看着夜色笼罩的大海,仿佛漫向天边,离自己越来越近……越来越近……白日里那粉色的河岸,金红色的土地,幽蓝的溪水,紫色的波光,渐渐在你眼前交融,变的越来越模糊……像一个奇幻的梦。 大溪地的岛屿,仿佛在低声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。大海……溪流……草地……丛林……天空……大地……都在发出一种声音,像山谷低沉的风……像寺庙里僧人整齐的诵经……像木槌敲响古老的钟声,在空气中激起微微的颤动……仿佛,在歌颂生命的愉悦……祈盼永恒的安宁…… 在这神秘的吟唱里,在原始纯净的岛屿中,你感觉自己像是天地间初生的婴儿,在宇宙的襁褓中沉睡。没有任何抗拒……没有任何迟疑……敞开心胸,接纳整个世界。天空是你的被子,大地是你的摇篮,跟随海的呼吸……感受风的抚摸……与自然万物……融为一体……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