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心可晴官网
首页
旅行札记
艺术人文
浪漫生活
雅致古风
光影故事
伴你入梦
公告
登录
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
2021-11-11
by
zhang.yi.jia
852
你的耳边,仿佛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,听到水珠从房檐缓缓滴落。你环顾四周,原来,这是一个古朴雅致的庭院,因为一场雨,海棠花落了满地,枝头上花苞飘零,叶子经过雨水的冲洗,倒变得愈发青翠欲滴。正如李清照的那首著名的《如梦令》: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 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,坐在花园里的秋千上,不紧不慢地前后摇晃。门帘似的刘海挂在额头,衬得一双杏眼愈发圆溜。柔和秀美的脸蛋上,还挂着一点婴儿肥。浅蓝色薄缎对襟外衣,缀着淡淡的花朵刺绣,月白色襦裙半拖在地面,随着身体轻轻飘动。 这名少女,正是盛家六姑娘明兰。盛家是京城的官宦之家,父亲盛紘是都察院御史,膝下有两个儿子,四个女儿。大姐华兰端庄优雅,嫁入京中名门望族;四姐墨兰清丽妩媚,最受父亲宠爱;五姑娘如兰天真单纯,性情直爽。明兰年纪最小,却尤为成熟明理。 在那个年代,大户之家看重嫡庶之分。正妻嫡出的孩子地位尊贵,妾室庶出的孩子身份低微。明兰本是庶出的女儿,母亲又走得早。从小,她就知道隐藏锋芒,乖巧懂事,从不与几个姐姐争长短。 所幸,明兰有一位疼爱她的祖母,盛家老太太。她给了明兰亲情与温暖,教会她盘算与坚韧。像一块坚固的磐石,稳稳立在明兰身后,让她依靠,无论何时何地,发生什么事,她都记得,自己回头时,有一座安全的避风港。 祖母是侯府嫡女,自幼见识不凡。同为女人,她深知成长是一门功课,所以虽对盛家女儿多有疼爱,却不从溺爱。 祖母希望明兰能明是非,辨真理,送她去家中私塾,和哥哥们一起学习诗书礼仪。她对“女子读书无用”的说法嗤之以鼻,对明兰说:“不愿女子读书,那是短见。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女子,哪一个不是从小读书明理?如果读书真的无用,他们还会让女儿去受这个罪吗? 她教明兰做一个独立、通透的女子。“但凡做事情,自己心里要想明白,究竟要什么。我们做女子的更得想明白 ……一辈子的路,是你自己怎么来怎么去……很多事,躲是躲不掉的,心里有委屈别憋着,自己畅快才是真。” 当明兰情窦初开时,她教明兰如何知人识人,如何持家,如何与丈夫相处,如何过好这一生。明兰能平安长大、终得幸福,少不了祖母对她的教导与筹谋。 转眼间,明兰和两个姐姐都到了快要出阁的年纪。盛老太太请了宫里的老师,来教家中的姑娘们学规矩礼仪。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,走路、说话、微笑,乃至端一杯茶喝一口水,都有约定俗成的做法。 不过,在老师的眼里,仪态规矩是其次,陶冶性情才是贵格。她教姑娘们如何插花、焚香、点茶,在宋代,这些都是文人士大夫家中的雅致情趣。宋人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记载道:“烧香点茶,挂画插花,四般闲事,不宜累家”。 烧香即焚香,能叫人平心静气。宋代文人雅士相聚,总是喜欢焚一炉香,一边享受氤氲香气,一边谈经论道。 点茶,是唐宋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,将茶压辗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,一边注水、一边用茶筅搅拌,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,我们熟悉的日本抹茶,就源自宋代的点茶。 挂画,则是诗词字画的卷轴,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,会根据季节和心境,挂上适宜的画作,供家居鉴赏,或邀朋友共赏。 插花始于隋朝之前,到了宋代,不仅追求视觉之美,更融入了插花者的品格和人生哲理。这四般闲事中,唯有插花流传至今,最能怡情冶性。 今日,明兰和几位姐姐,便要开始学习插花。园子里春意正浓,鲜花盛放,正是最好的时节。 春日的太阳懒懒爬上树梢,枝头的鸟儿扑腾翅膀,发出悦耳的鸣唱。 明兰在鸟鸣声里,慢慢睁开眼睛。窗外已经微明,照入房里的光线,经过木格窗棂上的白窗纸,再被半截纱帘一拦,变得柔和氤氲,倒像是夜里的月光。木地板程亮光滑,木头看上去有些年头,闪着幽暗的光。 房间左侧靠窗处,立着一座黄花梨木制画架,并排悬挂着两幅立轴画。丫鬟正拿着白羽毛做的掸子,轻轻拂拭画上的灰尘。左边那幅,一只喜鹊立在枝干上,似乎在张嘴鸣叫,树下的野兔听到喧叫声,回过头看树上的喜鹊。背上一根根纤细的毫毛,清晰可见。 另一幅画的似乎是山水小景。一道水隔出两岸,一边是连绵的山峦,一边是草屋茅庐,几丛修竹,微微发黄的画纸衬着淡淡的墨色,笔触柔和,显得山水尤为温润,仿佛笼罩一层濛濛的雾气。 画架旁摆了一张矮矮的紫檀几案,木质深旧沉静,看着就让人莫名的舒心。案几上放着一个针线篮子,一张浅蓝灰的丝缎,上边零星修了几朵白梅花,还留着一截未绣完的丝线,懒懒垂在半空。 案几一侧的窗户前,摆了一张宽大的楠木坐榻。榻上铺着细织蓉毯,左右两边和背后装了扶手和靠背,中间摆着一张小案几。这是宋代人客厅、书房中不可缺少的家具,就像如今现代人家中的沙发。坐榻背后的山水屏风,在氤氲的光线中,勾勒出隐隐绰绰的树影和溪流。 明兰梳洗完毕,沿着石子铺成的甬路走出小院,绕过一座小桥,穿过月洞门,来到盛府的花园。正是春末夏初,园中树木葱茏,姹紫嫣红,风光极好。几株海棠开得正艳,粉白玫红的花朵微微低垂,懒懒挂在枝头,哪怕一缕细微的呼吸,都能让它轻轻颤动,就像一位气韵别致,又纤细柔弱的美人。 园子里山石磊落,几尊太湖石清瘦雅致,上面的石洞浑然天成,勾连贯通,光线穿过石孔,仿佛从石孔中冒出绵密不绝的烟云。一股清泉,从花木深处曲折蜿蜒,绕过几竿翠竹掩映的影壁,倾泻于太湖石的缝隙之下。几尾游鱼,在石下的水潭里悠闲穿行,银色的水面映着绯红的鱼影,幽静的水潭,瞬间就鲜活起来。 你站在太湖石背面的阴凉处,深吸一口气,杏花淡如浮烟的香气,伴着水雾的清冷,沁入你的鼻端,溢满你的胸腔。汩汩的流水,仿佛一阵悦耳的琴声,拂过你的耳边,流入你的心间,感觉无比的安宁舒适。 几名身着橘色襦裙的丫鬟,手上挎着花篮,用剪刀剪下新鲜的花枝,为姑娘们一会儿的插花课准备花材。不一会儿,篮子里就装满了五颜六色的雏菊,未盛放的海棠花苞,素雅清秀的香雪兰,白色和粉色的月季……各色各异的花儿,并排放在园子中央的石桌上,芬芳四溢,引得几只蝴蝶翩翩而来,绕着鲜花,慢悠悠地在空中打转。 一只粉白色的蝴蝶,挑中了一枝和自己颜色相近的香雪兰,探出细细的触角,似乎在吸吮甘甜的花蜜。收拢的翅膀上,游走着深褐色的脉络,像是用毛笔蘸了淡淡的水墨,细细描绘的线条,在阳光下,交织着微亮而柔和的色彩。不一会儿,它扇动翅膀,懒懒地飞起,掠过山石和低树,停靠在一间雅厅的窗沿上。 雅厅疏阔清朗,青石地板油亮莹润,仿佛一眼望不到边。庭院的阳光钻进屋檐,穿过廊下,透过窗纸,早已变成淡淡的白色,在地板上反射出氤氲的白色,仿佛一汪汪清泉。青色的帷幔和烟霞色纱帘,将空间分隔得错落有致。厅里没有繁复的装饰,只在靠窗一侧设了几只花几,摆放盆景、奇石,和线条简洁的白瓷鼓腹细口瓶、青瓷胆瓶,一派文人的清雅之气。 厅堂中央,已经摆好了几张低矮的乌木束腰长案几,案几上的檀木托盘里,摆放着在园子里采摘的各色鲜花。一盏色泽温润的汝窑青瓷敞口碗,里边放着几个插花孔。淡白的光线浮在天青色的瓷面,仿佛蒙上一层雾气,散发如玉的光泽。 一位身着紫罗兰绫缎袍子的妇人,端坐在为首的案几前,虽然头发已有些花白,仍不掩秀丽的容貌,只是神色中,多了一些岁月历练的沉稳和威严。这是祖母为明兰几姐妹请来的老师。今日,便是要教她们插花的技艺。 老师清了清嗓子,悠悠说道:“插花,是门极雅致高深的学问,讲究外师造化,内发心源,不但要美,更要有趣,若还能说出几番哲理来,那便是化境了。” 宋代文人审美,讲求平淡天真,简约雅致,插花不仅为了赏心悦目,也寄托着人的情感和志趣。这其中的奥妙深奥,需要慢慢融会领悟。 墨兰往花盘中插上两枝素雅的百合,月白色的花瓣,微微透出一抹淡绿,显得清新素雅。她想了想,在旁边配上一枝素白色的菊花。 老师走过来瞧了瞧,说:“这花型倒是窈窕婀娜,只是配色欠缺了些。” 插花之艺,一讲求形态,二讲求配色。有句话叫“一枝见波折,两枝分长短,三枝讲聚散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是一枝花,姿态需有些曲折波动才好看;如果是两枝,那必有一长一短,才显得错落有致;如若是三枝以上,那要有聚有散,有疏有密,才不会呆板无趣。 配色也是同样的道理。配色要么浓烈,要么淡雅,整体色调要么偏冷,要么偏暖。也可以冷色暖色互补,浓烈与淡雅相衬,就如同一君一臣,主次分明。 这也是为什么,老师说墨兰的插花配色欠缺。百合和菊花都是白色,没有对比,也没有层次,淡虽是淡了,却淡而不雅。若将菊花换成深红色的月季,和素雅的百合在一起,又艳丽得过于刺眼。不如用一枝暖黄色的菊花,淡中有雅,艳丽而不刺眼,整体看上去色彩和谐,当中又有点睛之笔。 明兰一边听着老师的教导,一边伸手,挑拣案几上的鲜花。她选了一枝富贵鸟,花朵又长又细,像蝎子扬起尾巴,又似仙鹤展翅,颜色如初生的朝阳一般明快鲜艳,这便是配色中的浓烈,君臣中的君了。 接着,她拿了一簇香雪兰,剪掉多余的花枝。雪白的花瓣带着一抹晕黄的月色,玲珑清秀,正如淡雅自持的花中君子。最后,再配上几丛浅浅的小菊花,几尾兰草叶子,凭添几分活泼灵动。正如她的性子一般,沉稳又不失少女的娇俏。 日光在花草的起起落落中,慢悠悠地游动,花的香气丝丝缕缕,在厅堂内流转,最先飘入鼻息的,是花香浓郁的百合和月季,醇厚绵密,不过就算再浓烈,也掩盖不住菊花那特别的清冷香气,仿佛六月天里的一丝冰凉的雨水。接着,你闻到香雪兰清甜的气息,仿佛古琴悠长的余音。你在这花的香气盛宴里,渐渐沉醉,连同窗外的天色,融化在浅橘色的烟霞中。 夜慢慢降落,宅子里的灯笼一盏一盏点亮,烛火被素白的灯罩笼住,晕出温暖的橘光。木质的廊檐在灯光映照下,透出温润的墨色。烛光未到之处的屋檐下,则飘溢着浓密的黑暗,仿佛看不见入口的洞穴。 花园里的草木,在夜色下变成了交错的暗影,唯有丝丝缕缕的香气,被晚风托着,忽高忽低,若远若近。 月色下的莲花池,别有一番韵致。细碎的月光在水波里晃动,像是打碎的镜子四处散落。莲叶变成深深浅浅的墨色,莲花却舍不得收敛自己的色彩,即使在茫茫夜色中,也能看到粉白相间的莲瓣。像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,忽然点上了几点嫣红。淡的愈淡,浓的越浓。 明兰披着夜色,来到祖母的小院,老太太正斜斜地歪在临窗的坐榻上,看见明兰来了,眼睛弯成一条缝,直唤她到榻前来,两人拉着手,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说话。房间里萦绕着淡淡的药香味,和着不知哪里飘来的荷香,让人心神安宁。 不远处的炉子上烧着煮茶的水,水沸声宛若山上的松风,明兰听着这柔柔的声响,一股倦倦的困意慢慢袭来。 静寂而虚幻的光线,照着昏暗的墙壁。朦胧的古画,显得愈发不鲜明,渐次消泯的墨色,仿佛和周围的幽暗融为一体。幽暗之处的空气沉静如水,仿佛有永恒不灭的闲寂,等待着想要入梦的人。 月光晃过窗前的几案,一只鼓腹撇口的长颈瓶,瓶口低低探出一枝莲蓬和一茎待放的莲花,月亮的清辉在花瓣间缓缓流动。 一缕袅袅缈缈的轻烟,从白瓷香炉中升起。你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沉水香甘甜如蜜的气息,沁入你的鼻腔,渗入你的身体,所有的疲累和烦扰,仿佛都融化在这清甜的香气中。你感觉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,无比的轻松惬意。仿佛飘在柔软的云端,随着轻柔的呼吸,微微荡起,落下,荡起,落下 …… 窗外的蛐蛐柔柔地叫着,与池塘里的蛙声一唱一和。一阵风掠过几丛细竹,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是一阵春日里的细雨。远远的街上,打更的人轻轻敲击更锣,悠长的余音,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飘荡,越过院墙,悠悠地落在你的窗前。 黑暗中闪烁的烛光,逐渐变得纤细、幽微,房间里的花梨木、紫檀木、乌木……在幽暗的光线下,散发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静,仿佛凝住了时光。你看着忽明忽暗的烛火,眼前渐渐模糊,眼皮也越来越沉……柔软的丝毯,轻轻包裹你的身体,如轻盈的流水,淌过你的双脚,流过你的双腿和手臂,轻抚你的头部和脸颊。你仿佛变成一尾鱼,在温暖的溪水里,自由自在……无拘无束…… 月儿悄悄地挪动步伐,从窗前的几案,移到墙上的古画。画中的墨色在月光下隐隐浮现,远山露出隐约的轮廓,一叶兰舟横在茫茫的水面。烛火闪烁间,你仿佛登上这叶兰舟,缓缓在山间游荡。船桨轻轻搅动水波,温柔的浪花向你的脚下涌来……又退去……涌来……又退去……你的身体随着船儿的摆动,越来越轻盈……越来越放松……随着波浪轻轻地,摇来……摇去……摇来……摇去…… 一片浮云遮住了月亮,四周的一切,缓缓沉入如水的夜色。青蛙跳进池塘,发出“扑通”的声响。然后,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。风不再响了……鸟也不再唱了……连蛐蛐也静默了……你只听见自己轻轻的呼吸声,起起……落落……像一个温柔的拥抱,将你拥入幽静的梦……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