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心可晴官网
首页
旅行札记
艺术人文
浪漫生活
雅致古风
光影故事
伴你入梦
公告
登录
肖邦的夜曲
2021-12-30
by
jing.xing
1755
循着琴声慢慢往前走,在深蓝的夜色中,透出一点微弱的亮光,似乎是一间房子透出的灯火。玫瑰丛边的窗户里,一位神情忧郁的年轻男子,正坐在钢琴旁,天鹅绒般的手指,拨动着音乐的魔法。 无论你听不听古典音乐,大概都知道肖邦。他和贝多芬、莫扎特一样,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家。 在童年时代,肖邦已经是波兰最著名的神童,人们提到他,就像谈论第二个莫扎特。从7岁开始,他的演奏就满是情趣和才华,很快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。这位天生的钢琴家,轻轻松松就掌握了最难的演奏技巧,记忆力从未出过差错。8岁时就创作了好几首舞曲,19岁已经完成了两首钢琴协奏曲。在他20岁的时候,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/在莱比锡最重要的音乐报纸《大众音乐报》中写道:“先生们,向天才脱帽致敬吧。” 肖邦的外貌,大概是人们心目中音乐家最典型的样子。他身形瘦削、遗世独立,一头金发微微翻卷,蓝灰色的眼睛透着深邃,在苍白的脸上显得很突出。脸上带着某种精致、高傲和稍纵即逝的忧郁,有一种王子般的优雅。 在西方的音乐家里,肖邦的音乐,似乎特别能被中国人理解。不少中国钢琴家,都擅长弹奏肖邦。2000年,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,在那之前,金奖已经空悬了好几届。再往前,音乐家傅聪,曾获得第五届肖邦比赛第三名。傅聪还说,肖邦最像南唐后主李煜,就是那个写出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皇帝诗人。 也许,正是诗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国度,而肖邦正好是一位音乐诗人。他的乐曲就像诗一样,充满了线条感,每一句都精美隽永,饱含抒情和意境。他作曲也像写诗一般,反复推敲每个乐音、和声,以求内涵深远而流动。据说,肖邦作曲十分挑剔,一首夜曲要斟酌好几个月,甚至定稿之后还会修改。 在肖邦的时代,作曲家们都在写管弦乐,肖邦却非常任性,他只写钢琴曲,而且能把钢琴曲写到雅俗共赏,既优美又不凡。在巴黎名人云集的沙龙里,他总是安静地待在房间一角,霸占着钢琴弹到天亮,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。 就在这样的沙龙里,肖邦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爱人,法国著名作家乔治·桑。 在那个时代,乔治·桑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女人。她穿男装,戴礼帽,在大街上抽雪茄,穿梭在当时只允许男性参加的文艺沙龙。大仲马、雨果、帕格尼尼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,都得给她让座。她勇敢追求爱情,还预言婚姻制度迟早要取消。她的众多男友中,包括李斯特、福楼拜、缪塞这样的天才和文豪。作为女性,她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,写社会问题小说。雨果称赞她是那个年代唯一称得上“伟人”的女子。 肖邦和乔治桑的第一次见面,在1836年的深秋,那时肖邦28岁,乔治桑34岁。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寓所,有一场热闹的巴黎晚宴。乔治桑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前来,三人都穿着男式长裤。肖邦觉得不可思议,他问身旁的朋友:这真是一个女人吗? 巧的是,乔治桑也同样在朋友的耳边轻声说道:这位肖邦先生,怎么像个姑娘一样?但是,当琴声响起,乔治桑的心便彻底沉沦。以她敏锐的音乐感觉,一下子明白,这位文弱的异国青年,是块真正的瑰宝。 第二次见面,乔治桑特意穿上了波兰色彩的衣服,白色连衣裙系上猩红色的腰带,配上带肋形胸饰的上衣,倚在钢琴边,倾听肖邦的演奏。她深深凝视肖邦的眼睛,目光如同深邃的大海,肖邦的弹奏,也愈发的哀伤婉转。 乔治桑欣赏肖邦的才华,理解他的孤独,而肖邦内向偏执的个性,只有在乔治桑那里才能倾诉自如。他们在一起生活了8年。每年夏天,乔治桑会带着肖邦回到家乡诺昂的别墅,正是在这座美丽幽静的庄园,肖邦创作了他几乎所有的成熟作品。也因此,人们把这段与诺昂有关的时光,称作肖邦的黄金时代。 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肖邦,走进诺昂的夏天,沉醉于田野和玫瑰的香气中,沉醉于音乐编织的梦幻里。 大片碧绿的原野在宁静的乡间铺展开,随着低矮的山坡微微起伏,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木屋散落其中,红色和蓝色的屋顶,仿佛绿原上盛开的野花。田野之外,是葱葱郁郁的森林,蓝色的谢尔河穿流而过,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。 马车在乡间公路上晃晃悠悠地行走,放出叮零的声响。道路旁清浅的池塘中,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,偶尔有三两只水鸟振翅掠过,又消无声息地没入池塘,只留下几圈细小的水涡。薄雾如轻纱,在茸茸淡绿上游荡。 马车驶进诺昂村口,你下了车,沿着沙石铺就的小路往前走,安宁的村庄寂静无声,只听到脚下的细沙簌簌作响。天空中不知何时飘起了薄薄的雨丝,为眼前的景色披上一层灰色的纱雾。 小路尽头右拐,一道淡绿色大门内,一座两层高的宽敞宅邸静静伫立。房子有着纤细、轻巧的路易十五风格,淡黄色的外墙,镶嵌着两排白色的格子窗户,如树皮般灰棕色的屋顶,散发天然的田园风味。宅邸四周布满草坪、鲜花和树木,几代人的时光在它的纹理间流淌,即使在蛙鸣蝉噪的夏日,也自有一股安宁、幽静的气质。 薄雨中传来美妙的琴声,弯弯曲曲、绕过院子里的老菩提树,雨水把枝叶洗得幽绿,旋律也染着绿色飘飘而来。 你闭上眼,静静聆听动人的旋律。一串轻快的乐音,仿佛春天的云雀,正在那棵菩提树的枝头轻盈跳跃,树叶上的雨滴,偶尔掉落在云雀的羽毛上,引得它抖动翅膀,带出一阵密集的音符。不一会儿,旋律渐渐慢了下来,变得愉悦而舒缓,仿佛云雀找到了安逸的窝,收起翅膀,安然休息。 云雀似乎睡着了,琴声也倏然停止。一扇窗户里,肖邦伏在钢琴上,拿着笔,在乐谱上修改这首夜曲。他的眼神时而专注、时而迷离,有时微微皱眉,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弹出几个音符,又摇摇头,陷入长久的沉思。 夏日的白昼总显得漫长,肖邦就这样挥霍时间,反复弹奏着、试验着,寻找他的蓝色音符——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音色,或无比确定的音响,是周围的气氛与肖邦的灵感之间/某种神秘的联接。一旦找到蓝色音符,音乐就会奔泻而出,仿佛摩西权杖下涌出的泉水。 窗外是一片明媚的玫瑰园,粉红的花瓣还沾染着晶莹的雨水。你深深地吸气,将玫瑰沁人的芬芳纳入胸口,绵长醇厚的香气,从心间散逸开,流过你的四肢百骸,带来一种莫名的幸福感。湿漉漉的树叶下,鸟儿啁啾着,在你的耳边化作一段动人的音符,就这样,沉醉在夏日的静谧中。 庄园围墙内的小树林里,传来隐约的欢笑声,你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,往密林走去。小径两旁,栽种着大片的紫罗兰、报春花和常春藤,常春藤长得那么茂盛,几乎侵入了整片树林。 这片密林是孩子们的安乐窝。丁香树和山楂树下面,摆了一把长椅,上面散落着被风吹下的紫色小花。椴树浓密的树冠,缀满米白色的伞状花序,茸茸的细密的花瓣,仿佛一簇簇松软的雪。浓郁的芳香流淌着蜜的甘甜,引来好几只蜜蜂,在花瓣间驻足吸吮。梨树的脚下垒起一个土丘,上面铺着草皮,阳光晴朗的日子,适合爬上去躺下,在浓浓的树荫下,美美地睡个午觉。 乔治桑穿着一件蓝布褂子,鲜艳的花布头巾绑住黑色发辫,坐在长椅上,看孩子们在树林里嬉戏,偶尔扭头,望向肖邦房间的窗户。她听见琴声响起,又戛然而止,随后,沉入长久的静默。这样的情形,已经持续了好几天。 看来,需要带他出去散散心了。乔治桑心里想着,叫上孩子,把冥思苦想中的肖邦拽出门。宅院的门廊处,晴天戴的旧草帽,和雨天远足用的牧羊人斗篷搁在一起,手杖、靴子甚至木屐,在石板地面上静静等候散步者。 宽敞的马车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,湿润的空气挟着野草和雏菊的清香。肖邦呼吸着乡间新鲜的空气,眉头渐渐舒展开来。一座罗马风格的教堂伫立在小路的拐角处,清扬的钟声飘向远处空旷的原野。 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,领着牛群在小路旁的草地行走,偶尔用一根又长又轻的小棒,戳着牛群两侧的身体,嘴里发出“嘘嘘”的吆喝声,声音清亮又甜美。村庄外的草地郁郁葱葱,牛群啃完青草,慢慢走向路旁的池塘,咕噜咕噜喝水。空气里萦绕着田园的平和与静谧。 不知行驶了多久,马车终于在克勒兹河边停下。河水在两岸森林的环抱中,像一枚透明的、泛着幽蓝光晕的月亮。几株榆树像是从水里生长出来似的,在河面投下幽长的暗影,如半遮住月亮的乌云。微风吹拂,水面漾起波纹,仿佛月亮正慢慢褪去身上的银色轻纱,展露它皎洁的光华。 你跟着孩子们,挽起裤脚踩入水中,清凉的河水一波一波,温柔抚摸你的小腿,幽幽的凉意从小腿一路往上,沿着你的脊背,蔓延到全身,感觉无比的舒爽。小孩弯着腰,拾捡河边漂亮的小绿石、温润的大理石,在低浅的流水里闪闪发光的珊瑚石。 肖邦站在河边,凝望河水粼粼的波光。云雀在天空鸣唱,天鹅在静水浮游,这一切,就像平静之中美的闪光,在他脑海里,点亮了隐匿在幽暗角落的音符。最初,音符仿佛几只萤火虫,在混沌的黑幕中,有节奏地忽明忽暗。慢慢地,萤火虫排成一条线,沿着某种看不见的轨迹飞行,在空中划出一条闪光的旋律。昏暗的四周渐渐明亮起来,萤火虫化作满天星辰,星辰下河面朦胧,一叶小舟随水漂浮,醉人的船歌荡漾波心。 黄昏渐近,山下的大气,懒意洋洋,渲染成浓重的蔚蓝,远处的天边则是一片最深的群青。几抹玫瑰金的云彩,轻飘飘地挂在山巅,仿佛太阳在落山之前,把最浓烈的光辉,都留给这最后的谢幕。 诺昂的庄园里,已经点上了烛火。从窗户中透出一团团橘色的光,宛如天边残留的云彩。 屋内的一切都笼上温暖而幽暗的光晕,墙面的波斯图案,在烛火中仿佛摇曳着花枝,餐厅里的灰色细木护壁,蒙上一层昏黄的色泽。房间四处的花瓶里鲜花不断,图书室弥漫着陈旧的书香。不知何时来拜访的客人,在书页空白处用铅笔画了一道细长的线。 仿云石漆面的楼梯蜿蜒向上,一直通向房子最顶层的阁楼。这个阁楼,是专为大画家德拉克洛瓦和他的学生保留的一间工作室。画家是位音乐迷,偶尔来诺昂拜访肖邦,有时会待上好一阵子。他们常共进晚餐,晚饭后,肖邦多半会坐在钢琴前,为亲爱的朋友弹琴,或即兴演奏。 画家坐在扶手椅中,看着肖邦优雅的侧脸,在烛火的映照下,镶上一道朦胧的金边。一半的脸显露在温暖的光晕里,另一半脸则隐入幽暗,就如他弹奏的夜曲,弥漫着朦胧与诗意的光影。 乔治·桑坐在肖邦身后,黑色露肩长裙/衬出她脖颈处白皙的肌肤。她眼睛低垂,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,仿佛在琴声中找到了灵魂的居所。 这一幕场景是如此温馨而浪漫,画家忍不住拿起画笔,细细描绘眼前的画面。月亮躲在高大的菩提树后,把冷杉树的黑色幽影,勾画在深蓝色的天空中。画笔沙沙作响,钢琴吟唱着美妙的旋律,和夜莺的歌声、玫瑰的香味交织在一起。 肖邦的琴音,在画家眼前幻化成无尽的色彩。而他笔下的色彩,也交汇成一段和谐的乐章。色彩与音乐是相通的,他对肖邦说。音乐的和谐,并不只是在和弦的构成上,还在它们的关系中,绘画也一样。 肖邦让仆人吹灭屋里的蜡烛,走近钢琴,开始即兴弹奏,对他来说,月光就足够了。这一次,他要在音乐中寻找颜色,或许,还能用音乐描绘出色彩的倒影。 开始的几个音符,低沉而柔和,仿佛被月光染成银色的水珠。接着,夜空中划过一串一串淡金色的高音。线条还没有出现,就像画家在空白的画布上,随意点上了几抹颜色。 慢慢的,模糊的线条开始浮现,就像月色下群山隐约的轮廓,或山下曲折蜿蜒的河流。这线条有一些不确定,正如画家描绘轮廓刚开始的几笔,多少带着一点迟疑。 渐渐地,旋律线变得清晰。你的眼里充满了柔和的色调,与听觉捕捉到的甘美悦耳的乐声相吻合。音乐织体越来越丰厚繁复,同时又晶莹剔透。深灰色的哀伤,衬着宝蓝的底色,仿佛泪水盈眶,泪珠却不会落下。 随后,肖邦的蓝色音符出现了,把我们带入透明的蔚蓝夜色之中。就像乔治桑写下的那样:“轻云变幻成各种梦幻般的形态,它们布满天空,聚集在月亮周围,月亮洒下乳白色的光斑,唤醒沉睡的色彩。我们在仲夏之夜进入梦境,等待着夜莺……” 夜色渐浓,皓月透过纷披的枝桠,光影迷离,阴暗相交。旋律沾染着金色的光辉,在黛蓝的夜空中漂浮。 在肖邦的手中,钢琴不是在弹奏,而是在歌唱。在潺潺的流水声中,汇合成一个迷人的嗓音,如双簧管一样年轻、甜润,带着微微的颤抖,在你耳边低吟浅唱,温柔的音浪,从你的耳朵,流向你的心间,泛起一阵一阵温柔的涟漪,慢慢荡漾着,荡向你的双臂、双腿。你的身体,变得柔软而甜蜜。 月光下的田野变成深深的灰色,一直蔓延到远方蓝色的地平线。麦田里的小麦,在风中摇动着纤细的剪影,翻起一波一波的麦浪。你仰卧在野草和雏菊之上,深深地吸气,雏菊清新舒缓的香气沁入你的鼻息,仿佛一只温柔的手,抚平你脑中起伏的思绪,又像是一股纯净的泉水,洗清你身体、和心里的尘埃…… 草叶和花朵交错着,轻抚你的脸颊和脖子。高高的胡桃树的叶子,在你双眉之间重叠……摇摆……你的眼前渐渐模糊,叶片上流淌着淡淡的月色,随着你的呼吸,轻轻地前后飘动,一会儿远……一会儿近…… 歌唱一般的旋律中,围绕着一圈一圈的装饰音,像一串串水晶,折射着多彩的光。在这乐音笼罩的薄雾中,你仿佛登上一艘星光下的小船,在蔚蓝的湖面荡来,荡去……荡来,荡去……几朵游云在天地之间漂浮,月亮半遮着脸,向老橡树和大海的古老堤岸,述说那忧郁的秘密…… 慢慢的,乐声越来越远,越来越弱……如一缕风,沿着绿荫如盖的小径,穿过葡萄藤围绕的树林,越过金色的麦田,向广阔的地平线飘散……远方传来漫长的回声,混成一片幽暗和深沉……渺茫如黑夜……浩荡如月光…… 慢慢的……轻轻的……乐音化作一片朦胧的、深蓝的薄雾,沾染着玫瑰芬芳的香气,包裹着你……抚慰着你……你像云雀找到了安稳的窝,全然地放松,在这心灵的栖息之地……
返回顶部